[年金改革系列之七] 職業不同老年年金保障就該差很大嗎?
建構社會團結模式的年金制度改革系列之七
職業不同老年年金保障就該差很大嗎?
新境界文教基金會 2013.1.10
我國農民領的是老農津貼每月 7,000 元,全由稅收支應,雖然不用繳納保費,但是 7,000 元的保障,低於各項社會保險的年金給付。勞工有雇主提撥 6%的勞工退休金個人帳戶制,與費率 7.5%至 13%的勞工保險老年給付,合計所得替代率大多在 50%到 70%間。但勞工保險有投保薪資上限 43,900 元,亦即投保薪資高於投保薪資上限的勞工,其所得替代率將隨著薪資的增加而下降。軍公教人員的老年給付保障最高,所得替代率多在 80%以上,甚至超過 100%,高出其他職業者甚多。其餘自僱者、家庭主婦、無就業的身心障礙者,可加入國民年金保險,最高投保 40 年可領取現值 8,986 元的老年給付,約是勞工平均薪資的四分之一。很清楚地,因為職業不同,老年保障相差非常多,軍公教不僅所得替代偏高,且政府除了作為雇主所必須負擔的保險費分擔與提撥之外,必須再負擔 18%優惠存款利息補貼。政府所分擔的部分,其實就是全民買單,故常被質疑政府財源挹注最多在軍公教人員身上,這是也當前年金制度紛爭的重要根源。(詳見表 9、表 10、表 11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