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境界文教基金會

調漲學費 補貼弱勢 是哪門子教育政策?

2013-04-18

調漲學費 補貼弱勢 是哪門子教育政策?

 

【謝國清】

教育部打算調漲公立大專校院大一新生的學雜費,調幅達6%,而且強調調漲原因是為了「強化弱勢助學,改善反重分配」,細看理由:我國弱勢學生接受助學補助比例,公立一般大學為8.9%,私立一般大學為12.5%,公立技專校院為18.5%,私立技專校院為24.0%,換句話說,家境貧窮的學生多數就讀私立一般大學及技專校院,形成社會不公平,為了改善高等教育反重分配的不公平,打算「逐步拉近公私立大專校院學雜費收費差距」。

除了調漲公立大學的學雜費,教育部並提高對中低收入戶學生的補助比例,從原來的310提高到12,以目前公立大學平均3萬元及私立大學平均55千元的學雜費估計,就讀公立大學之中低收入戶學生的學雜費負擔平均將從21千元降低為15千元,受惠學生約為5千人;就讀私立大學之中低收入戶學生的學雜費負擔則將從38,500元降低為27,500元,受惠學生約為18,330人。

從上面數據可見,同樣是中低收入戶的大學學生,約有5千位每學期要繳交學雜費15千元,但卻有約18,330位中低收入戶學生需要繳交近公立大學全額學費的27,500元,這有達到「改善反重分配」的目的嗎?

事實上,我國高等教育的反重分配現象,主要受到公私立大學結構及入學制度的影響,反重分配現象從高中職就開始,並非高等教育獨有的現象,要透過調整高教學雜費來改善反重分配的現象,恐怕是緣木求魚;假如將公私立大學學雜費拉平的話,那不就是提高就讀國立大學中低收入戶學生的負擔嗎?怎麼會是改善反重分配現象?

如果真想改善反重分配現象,只要要求公立大學招生時,必須優先招收中低收入戶即可,如果前述約18,330位中低收入戶都能就讀公立大學,那麼即使教育部維持310的補助比例,這些學生的負擔也會從38,500元立即降到21,000元,這也低於補助他們就讀私立大學12比例學雜費後的27,500元。

面對少子化的現象,教育部應慎重的研擬大學退場機制,使目前公私立大學3:7的結構逐漸能翻轉,甚至在國家財政許可的狀況下,考慮徵收部分私立大學改制為公立大學。

此外,12年國教的實施,如果教育部能堅定推動時的初衷,加上免學費政策,也有助改善高中職的反重分配,如果教育部只想透過最簡單的學雜費調整方案解決複雜問題,不免令人懷疑教育部把政策錯誤的結果轉嫁給家長,不但無法解決問題,也無法獲得家長認同。

 

 

(作者為全國家長團體聯盟榮譽理事長)

好文來源:http://www.lihpao.com/?action-viewnews-itemid-128544 (原文刊登於2013416日《立報》)

(本文為作者個人意見,不代表本智庫立場)

Share/Bookmark